-
外媒:电商崛起 美国零售业面临没落
关键字: 美国零售业零售业电商冲击零售业亚马逊零售业没落【编译 观察者网/张珩】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是无病呻吟。但是对于美国的零售业来说这不是一句空话。在经历了崛起,兴盛之后,在电商的冲击面前,终于要面临没落了。
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废弃的购物中心
同一家购物中心,兴盛时候的照片
据西班牙《世界报》(EL MUNDO)网站5月3日报道,美国轨道洞察公司(Orbital Insight)卫星在3年内拍摄了28.4万张照片,详细分析了美国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和商业区的停车场后发现,美国各地都出现了零售业萧条的迹象。
世界报网站截图
随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银行通过分析照片出台了一份报告,细致分析了美国零售业状况。该报告从苹果电脑、百思买集团(Best Buy)、有机食品、沃尔玛等等,到“黑色星期五”、圣诞节大促销,几乎无所不包。
但是分析的结果却是灾难性的。或许是美国人现在习惯了拼车购物,或者是在家用电脑或者手机网购。轨道洞察和摩根大通发现美国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变得越来越空,虽然摩根提醒自己的客户不要太看重目前的结论。但是,零售业所依靠的美国的大型商业中心和其中的连锁店正在“自由落体”式下滑。
除了卫星照片以外,其他方面也有证据证明美国零售的萧条。今年3月10日,美国曾经的电子产品零售业王者睿侠(Radioshack)在2年半内第二次宣布债务重组。这不仅让人怀疑,睿侠会不会走上竞争者环城(Circuit City)公司的老路,该公司在2009年因为电商的冲击而破产。
睿侠的一处门店
更大的冲击来自于遍布北美的零售业巨头西尔斯公司(Sears)在3月21日宣布,对公司持续运营的可能性表示怀疑,不过在未来12个月之内还能维持生意。换言之,西尔斯可能在12月之后随时有可能破产。而在1995年的时候,西尔斯还是美国第九大公司。
西尔斯的死亡可能代表着美国零售时代的终结,在1956到2005年,美国兴建了1500家大型购物中心,现在只剩下了1100家,在10年内,这个数字将变成80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零售业的没落?摩根大通和轨道洞察也给出了第一个答案:科技。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大规模崛起已经给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另外,次贷危机导致无数人破产,很多人在经济危机下不愿意再花钱。
其次,美国建立的商业中心是在是太多了,根据比例估计,美国的商业中心是意大利的7倍,是德国的10倍。
上世纪60年代鼎盛时期的美国购物中心
最后,美国的年轻人开始变得越来越“欧化”(Europeanized)。年轻人不愿意买车去购物中心,反而更加愿意去餐馆,显然的,购物中心不是一个聚餐的好地方。同时,美国酒店的入住率在2017年创下新高,而且这还是在特朗普限制移民政策的大背景之下发生的。这意味着一件事情,美国的年轻人更加愿意把钱用在旅游,而不是消费上。
对于零售这个“薄利多销”行业来说,单薄的利润不足以支持行业在短时间内转型,很多企业在转型期就无法支持下去了。而且,目前美国的劳动市场几乎充分就业,高昂的人工成本更是加剧了行业的整体恶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购物中心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张珩
-
罕见!中国大使在安理会严厉批评这个“美国后院” 评论 62这一幕太暖了 评论 85我代表联大警告英德:该反省的是你们自己 评论 162那个先动手的印度军官“火了”,背后可真讽刺 评论 57412名港人持BNO移民英国,大闹机场后被遣返 评论 438最新闻 Hot
-
那个先动手的印度军官“火了”,背后可真讽刺
-
“巴西现在完全依赖中国,没得选”
-
白宫用N95,却要发布口罩给穷人:美国制造,美疾控说能用
-
巴菲特搭档批特斯拉和比特币:无法在跳蚤和虱子间分出高下
-
印“吹牛”官员走了,“牛学考试”也黄了
-
12名港人持BNO移民英国,大闹机场后被遣返
-
拜登向台湾求“芯”?美高官这么说
-
美“抗疫英雄”人设一崩再崩:被曝邀助手打“脱衣扑克”
-
CNN披露“最高机密”:卡舒吉案与他有关
-
亚裔在美频频遇袭,美反华记者“火上浇油”
-
奇了,美媒怪中国“闭关锁猴”
-
数字人民币,中国又有新动作
-
美军高官:当前美国反导重点不在中俄伊朗,而是…
-
英卫生大臣上节目求感谢,主持人:谢你让我们死了13万人?
-
“美国也就领先中国一两年,不是五年十年”
-
“我们谦卑地请求联合国成员,支持我们重返人权理事会”
-